当前位置: 首页 > 以案说法
后手接下前手事,多方协调促事解
分享到:
作者:周国建  发布时间:2024-11-19 16:57:05 打印 字号: | |

基本案情:

陈某于2021年8月在南通开发区某美容美发店充值3000元,其陆续消费1500余元,2024年6月某美容美发店突然闭店,也联系不上店主,其合法权益受损。消费者建立了300余人的维权微信群,并向当地派出所报警,公安机关告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2024年8月中旬,南通开发区法院立案庭先后收到47件陈某等消费者起诉,要求某美容美发店返还消费充值卡内余额的民事诉讼。立案庭工作人员将案件分流至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由驻中心的街道调解员负责调处,与区经发局、市监局、派出所协调分工。由派出所寻找店主薛某,告知其违约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由经发局、市监局了解其消费者的诉求和商家处理方案,由调解员了解消费者的真实想法。

处理结果:

店主薛某表示,前期通过给予预付卡消费者较大优惠,吸引大量消费者开卡,现金流充足扩大经营规模,在多地开办美容美发店,近年来现金收入减少,因经营成本较大,难以为继无奈关门,准备将开发区店转让给他人,由于没有资金估算还有四、五十万元的消费者预付费用无力退还,正在与后手经营人商谈,将该部分费用抵算转让费,由后手按原协议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后手经营者承诺新店在11月重新开张后,消费者仍可持原消费卡到店消费。调解员与消费者沟通,告知前手店主的困难和调解方案,希望消费者体谅店主的困难,即使判决也可能有无法执行不到位风险,调解方案可以满足消费者合法的诉求。目前,已有20余人同意该方案,并撤回起诉,调解员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继续与剩余未达成协议的消费者进行沟通协调,并督促后手店主提供服务不降标准,其他消费者也未向法院提起诉讼。

典型意义:

预付式消费可以给经营者提前收取费用和锁定消费群体,也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优惠与方便,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推出各类美容卡、健身卡、教培等预付消费。近年来,由于店家经营不善、难以为继,导致商家关门停业频发,消费者维权的纠纷日益增多,该类纠纷具有群体性、突发性特点,极易引发群体性社会矛盾。同时经营者一旦资金链断裂“跑路”,退费也无从谈起。通过协调,由后手商家承诺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合理维护了各方利益,达到共赢。

开发区法院树立“末端审”向“前端治”新理念,在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设立融合法庭,将民事立案窗口设立在中心,各街道调解委员会聘请调解员驻中心集中调解,形成“审查收案—分流调解—受理立案”的闭环全流程解纷模式,加强诉讼服务事项集约管理,实现“一站全办”法院审判与基层治理互动发力,形成调处合力,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多元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立足源头疏导实质化解,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

 
责任编辑:张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