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我院党组书记、院长陆沈东在民庭庭长陈冲的陪同下来到辖区小海镇、农场、中兴街道检查驻镇(街、场)法官工作站建设情况。
按照南通市委市政府今年1号文件《关于推进长安南通建设的意见》精神,按照“高点规划,高质建设,高效应用,高标管理”的原则,强化调解组织建设。为拓展社会矛盾解决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第一防线”作用,我院在全区各镇(街、场)均设立了法官工作站,每天安排半天驻站法官,会同各镇(街、场)民调中心开展纠纷调处工作。通过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由各镇(街、场)提供工作站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通过调查,基本上都已到位,小海镇、中兴街道两个工作站配备得更为好些。
工作站的职能就是与各镇(街、场)共建信息共享、各方联动、多措并举、责任共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建筑矛盾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的坚强阵地。建立“法官工作站”,它有三大好处:一是便民利民亲民。“法官工作室”设到各镇(街、场),相当于将法院搬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利于百姓法律咨询,既节省了来往法院途中的车费开支和诉讼费用,又节省了到法院打官司的时间。二是便于源头化解矛盾。利于与各镇(街、场)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的沟通,指导、协助基层组织推进“民主法治社区”建设,一旦遇有矛盾激化苗头的事件,利于及时化解,减少诉讼。三是利于提高法官素质。让法官主动入驻矛盾集中地,贴近基层化解矛盾,是法院能动司法的具体表现。基层工作条件艰苦,环境简陋,利于培养法官良好的人格品质,提升法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成立以来,工作站共受理纠纷9件,诉前调解成功7件,调解成功率达77.8%,并协助村居调处纠纷8起,发放法制宣传手册500余份,接待群众来访、接受法律咨询40余人次,在源头化解和有效防控基层社会矛盾,促进诉调对接机制的完善,推动基层社会管理科学发展方面成效明显。